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论文源代码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教育论文 > 正文

在发展的教材观下重建历史人物教学意义初探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在发展的教材观下重建历史人物教学意义初探,希望对需要在发展的教材观下重建历史人物教学意义初探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53页45955字) 
说明:

摘要:本选题企图用发展的教材观来克服历史学科教学中教科书不能满足学习要求的矛盾,将研究目标落实到历史人物教学,重新审视历史人物功过评价、两点论等认识历史人物的方法的适用性,寻求在不打破现有教学体系的情况下重建历史人物教学目标的途径,以更好地指导教学行为。本选题采取理论探讨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历史人物教学的目标重建,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有关历史人物教学的突出问题加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人物教学的出发点和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以使它能够更加符合历史教育终极目标的要求,成为联系学生兴趣和教学目标之间的纽带。
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分析该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提出问题并阐明自己的研究意图;第一章主要阐述发展的教材观的含义,并通过对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以及教科书的分析,揭示目前历史人物教学偏离教育目标的现象及其在人格培养和情感教育上暴露出的问题以论证重建历史人物教学意义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揭示目前历史人物教学领域里存在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脱离的现象以及教师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存在的共同困惑;第三章在上述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历史人物教学的看法,阐明人物教学不能脱离历史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同时也应时刻注意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第四章主要用例证的方式对四套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历史人物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教科书在历史人物内容设置以及教学指导方向上的得与失,对内容安排和教学指导上不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的方面提出自己的改进设想。文章在最后的结束语中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的结论是:发展的教材观在历史人物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教师对历史人物教学目标的重新认识,对教科书在教学中地位的重新确定,不仅有利于我们开发课程资源,还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教育终极目标的要求,真正体现历史教育在解放人性塑造人格方面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的结果中分析人物教学领域长期以来存在误区的根源,并对历史课程关于人物教学的目的提出改进建议,是对长期教学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的一次总的归纳;(2)将历史人物教学目标的重建置于发展的教材观的指导下,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几个版本中的人物教学事例加以分析,品评其教学思想的得失,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使用教科书的心得。

关键词:历史人物 教学意义 发展的教材观 重建

Abstract :In this subject,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the author trie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extbook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history with a developing viewpoint about teaching material. The author wants to re-consider the applicability of methods of teaching historical figures in which achievements and mistakes and two-side view were paid attention when historical figures were appraised, trying to find a new way to directing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by targeting the aim of historical figures teaching without breaking the present system of history course.
Theory discussions and surveys are both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 teaching target and starting point of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are re-designed, which based on making an thorough inquiry into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re-construction the target of teaching historical figures and outstanding problem of historical figures teaching in history textbooks. These new targets are expected to accord with the demands of terminal aim of history education, and it will be a tie between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the teaching target.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6 parts.
The prologue is mainly about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tudy the subject and its significance. Besides, it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and throws light on the aim of the study.
Chapter I expounds,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 standards in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ing viewpoi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veals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deviates from the teaching aim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developing personality and training feelings, proving the necessity of rebuild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Chapter II focus on the current phenomenon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that the teaching aims depart from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also the teachers’ common confusions
Chapter III advances the author’s viewpoints about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ical figures on the base of the research and survey above, expounding that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cannot deviate from the teaching aims and features and that teacher’s accomplishment should be constantly improved.
Chapter IV illustrates 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in four different history textbooks, pointing out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setting of contents and the directing of teaching. Bes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etting of contents and the directing of teaching are raised, to benefit the teaching in class and the students’ self-study.
The ending part puts forward the inadequacies of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the developing viewpoint about teaching materials has a most important value in directing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In addition, the teachers’ new realizations about the aims of the teaching of historical figures, together with the new determinations about the status of textbooks, benefit not only the exploit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u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final goal of education, embodying the effects of history education in emancipating humanity and training personality.
The creative poin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following:
(1) Summing up the problems concerned commonly in the history teaching field, finding out the source of errors long existing in historical figures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questionnaires and literature study, putting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teaching aims of historical figures teaching.
(2). Direct the rebuilding of teaching aims about historical figures teaching with the viewpoint of develop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nalyze some teaching examples of historical figures teaching in some different textbooks, commenting on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ir teaching thoughts, offering some teaching designs and also the experiences of the author’s own.


Key words:historical figur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aching, the developing viewpoi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rebuilding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9年以来,教师和专家们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曾经进行过长达数年的讨论,这套教材包括两种主要版本,即1992年第一版及以后的几个修订本和2000年第一版及以后的几个修订本,参与这次讨论的教师普遍认为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教材编写中缺乏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针对前一版本的较多)。讨论的发起人之一黄安年教授曾经对1999年7月-2001年6月间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过统计,不包括黄教授自己的文章还有共计128篇 ,直到2006年这样类似的争论还在继续 ,由于网络媒体传播的介入,针对最近这一次讨论已经很难统计出相关文章的数量了。这些争论从形式上看是在质疑教材的所谓“权威性”,但实际上为历史教师应该怎样使用教科书以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的提供了思考和研究的空间。

目录:
前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2
二、研究意义 2-4
三、研究综述 4-7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7
第一章 发展的教材观的内涵及历史人物教学意义重建之讨论及暴露的问题 7-15
一、发展的教材观 7-9
二、历史人物及其教学意义重建的必要性的讨论 9-15
1、历史人物概念的讨论 9-10
2、历史人物教学意义的讨论及暴露的问题 10-15
第二章 专题调查及其分析 15-20
一、对学生、教师进行历史人物教与学的现状调查 15-16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6-20
第三章 在发展的教材观下重建历史人物教学意义方法之我见 20-29
一、进行历史人物教学要从历史教育的目标出发 20-24
二、进行历史人物教学必须从历史教育的特点出发 24-27
三、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27-29
第四章 教科书中对历史人物教学设置的得失举例 30-37
一、四套教科书中对孔子孟子的叙述及其教学思想的异同与得失 30-34
二、四套教科书中对苏格拉底等人的叙述及其教学思想的异同与得失 34-36
三、教材使用心得 36-37结束语 37-39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钱穆.国史新论[M]. 三联书店, 2001
钱穆.国史大纲[M].商务印书馆,1996,第三版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 唐其慈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4,第二版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吴非.不跪着教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邓京力.试论历史评价标准中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矛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2)
赵世瑜.历史应该这样写——<剑桥插图中国史>译后[J].中华读书报,2001-10-17
[15]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肖遥译.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16]韩华洁,肖玲玲编著.科学的故事[M]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美]约翰•玛西,于惠平译.文学的故事[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17]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系列[M].北京出版社,2004
[18]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9]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2006
[20]中国历史课程网http://hist.cersp.com/
[21]光明网,中华读书报http://www.gmw.cn/
[22]岳麓书社,http://www.ylss.cn/
[23] 黄安年.关于中学历史教材争议的部分资料目录[J].www.annian.net,2002-5-27/2002-8-16
[24] 陈建强.历史教育如何考虑公众口味[N].光明日报,2006-12-07(5)
[25] 赵亚夫.关于新世纪历史课程与教材的若干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3) : 6-10
[26] 赵亚夫.个性创造性:新世纪历史教育的核心(续六)[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3): 3-6
[27] 钱穆.中国史学之特点.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C].台北:华世出版社,1976:1102
[28] 鲁迅.中国人失去自信了吗[M].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92
[30] 钱乘旦.历史是一门活的知识[J].http://www.cctvt.com,2005-12-08
[31] 宇文树平.让人物在历史的背景里鲜活起来——谈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J]http://hist.cersp.com/xspd/200607/3338.html,2006-7-21
[32] 李付堂.追寻英雄的灵光——历史人物教学散记[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07)
[33] 郭富斌.历史教学要“眼中有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0): 11-13
[34] 徐立 .浅谈历史人物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 1999(01):54+52
[35] 卢新建.[活动课]你如何评价拿破仑[J].http://www.chinaschool.org/jtjj/jxsj/2004-0109-lxj.htm,2004-01-09
[37] 许纪霖, 郑志峰.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著名学者许纪霖教授访谈录[J]. 历史教学 , 2005,(05) 9-18
[38] 齐健. 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04,(10) 4-7
[39] 张汉林. 学生为什么要给希特勒翻案[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 2002,(05):3
[40] 王宏志. 历史教科书的改革及其趋向——从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历史教科书谈起[J]. 课程.教材.教法 , 1993,(10) :20-25+36
[41] 葛兆光.历史的意义—读两种历史教科书和入门书的随想[J]历史月刊2001(12):99-106
[42] 朱煜. 台湾高中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J]. 历史教学 , 2002,(11) 47-51
[43] 杨景尧. 两岸初中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J]. 历史教学 , 2003,(06): 20-25
[44] 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25
[45] 周振鹤.单凭史实就能评价历史人物吗?[N].文汇读书周报,2006-12-08
[46] 胡戟.论历史评价的环境标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04):65-70
[47] 江山野.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98
[48]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44
[49] 范琦.教育哲学 [M].北京:世界书局,1973:184
[50] 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J].课程•教材•教法,2002 (12) :14-17
[51] 钟启泉,崔允,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7
[52] 张恰. 基于新课程的教材本质特性探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04) 153-156
[53] 曾天山.教材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52
[54]俞红珍.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6)
[55]秦晓华.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材观[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03)
[56]杨小燕.教材观:教学关系建构的起点[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
[57]张廷凯.走向新的教材观[J].人民教育,2002(04)
[58] 张书林,杨理新.我们对未来高中历史教材的设想[J].历史教学,2002(11):44-46
[59]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3
[60]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61] 徐彻.评价历史人物的五项原则[J].http://www.china1840-1949.com/article_view.asp?id=119,2005-7-24
[62] 朱汉国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M].人民出版社,2005
[63] 王宏志.再谈历史人物和历史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1998(07):24-27
[64] 王宏志.历史人物与历史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 1997,11,p8-9 [65]
[66] 曹大为,赵世瑜.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岳麓书社,2004:2-7
[67]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选修四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J].http://www.newtr.com.cn/newtr/Article/tongshi/lishi/200610/1671_7.html,2006-10-31
[68]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③(必修)[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69] 属名“上海历史二期课改”.我课堂上的灰姑娘[J].
http://blog.cersp.com/userlog/6865/archives/2006/12955.shtml,2006-04-06
70王宏志.洪承畴传[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1
[71]胡文辉.古典今情中的施琅[N].南方周末,2006-4-20
[72]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5-78
[73] 姚锦祥.不同版本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的结构体系与表述方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5)
[74] 连建平.从历史必修三看高中课标与教材的得失[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4)31-32
[75]朱汉国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M].人民出版社,2004
[76]曹大为,赵世瑜主编.历史必修III文化发展历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M].岳麓书社,2004
[77](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③必修 [M].大象出版社,2004
[78]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骑士.范亚菲主编.世界十大悲喜剧故事集[C].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79] 市川博主编,沈晓敏主译.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80]顾奎相,陈洗. 改革史应成为一门专史[J].求是,2004(5):40-42
[81]徐百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历史倒影[N].中国青年报,2004-12-22
[82] 钟启泉.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J].全球教育展望,2006(9)

作者点评:
高中历史课程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是大部分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接受学校历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但是,从现实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一作用的效果实在很差。这里有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也与社会期望值与教育期望值的偏差而形成这一领域漏洞有关,但是,长期以来在思想教育上的政治化倾向使学生对说教式的教育产生抵触而造成教育目标落空的现实不仅被教师忽视,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也在这方面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其结果有可能是这一代青年人在现有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
历史是发展的,历史教育更必须与时俱进。但是历史教育的与时俱进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古为今用”“为我所用”。“有的人物在当时的历史地位是一种情况,随着历史的发展,他的地位就会有变化。”我们要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看他的事业在当代的作用怎样,更要看他的事业对后世的影响怎样。但是,这被今天很多人理解成用今人的眼光看他的事业有什么作用,在这些人眼中岳飞抗金就成了阻挠国家统一进程,施琅就成了维护统一大业的民族英雄,这分明是对历史的曲解而不是所谓的重新解构。近20多年来,因时代潮流影响学术界对历史上的改革者的关注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改革者的评价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对洋务派、对慈禧等人发起的清末新政),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时代潮流对史学研究的影响,也反映出历史教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革命大潮汹涌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历史教科书的命运 ,作为历史教师不应该人云亦云,不仅应该清楚历史教科书中人物评价变化的原因,更应该清楚地知道怎样让这些从人物身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变化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从而让学生明白人物的性格、命运和时代紧密相连的意义在哪里。
仅靠一本教科书是完成不了历史教育的这些任务的,教师要会发现教材并发展教材,使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动机,我们的教学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历史人物教学上,由于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上的缺憾,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在新的教材观指导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材来展现历史人物活动的画面,与学生共同探索历史人物教学的新方向。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就必须把束缚在他们思想上的绳索都解开,就不能强迫他们接受无论是来自教材还是来自权威的观点。教科书上的论点并不一定是不可更改的,可以存在争议,特别是历史人物,能够盖棺定论的人物是在少得可怜,按照以前的教材观,难道我们就无法进行历史人物教学了?观念的改变是很重要的,以往我们没有关注的现在要赶紧关注起来,比如情感教育的内容、人格教育的内容;从前我们过分重视以至于有些歪曲的内容也需要更正过来,我们还应该在传统中继承在变革中反思,总之,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不断的修正从前的和现在还正在产生的失误,以求教学境界更趋完美。发展的教材观在历史人物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重新认识,对教科书在教学中地位的重新确定,不仅有利于我们开发课程资源,还将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教育终极目标的要求,真正体现历史教育在解放人性塑造人格方面的作用。
由于本研究受外部条件的局限,没有能够使自己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也使得本研究的说服力有所下降。但是,教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本课题所作的虽然很不够,但却是一个历史教师出于对教学实践和学生发展的深刻思考,旨在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对本问题的重视从而作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自己也不会就此止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期待创造机会做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以完善发展本课题中提出的观点和方法。
  • 上一篇资讯: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 下一篇资讯: 在比较阅读中提高中学生的语言智能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