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论文源代码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教育论文 > 正文

悲剧性作品教学中的中学生人格塑造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悲剧性作品教学中的中学生人格塑造,希望对需要悲剧性作品教学中的中学生人格塑造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53页42921字) 
说明:

摘要:健全的人格,是人全面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和要素,是民族发展进步得以维系的根基。人格培养关键在中学时期,语文教学对人格教育有独特的条件和特殊的意义。
悲剧性是表现在激烈的社会冲突中人的有价值的生命被否定的美学范畴。悲剧性特征(悲剧性对象是有价值的生命,悲剧性在激烈的社会冲突中得以表现,悲剧性的结局是在被否定中肯定有价值的生命)和本质,悲剧性作品宣泄情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励生命的审美效果,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崇高的价值观、树立经受冲突和挫折的心灵以及塑造健康人格其他方面。总之,悲剧性作品能使中学生的人格得到协调、健康的发展,使他们的发展和时代、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使他们的知情意行保持和谐统一全面同步的发展。
以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的悲剧性作品的教学,和其他美学范畴的作品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为了让悲剧性作品能够发挥出塑造健全人格的最大潜力和作用,使悲剧性作品的教学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具体地实施,本文重点探讨了悲剧性作品教学两大基本原则及其实施时所涉及的相应方法,悲剧性作品教学的三大要素及教学过程中的四大环节,悲剧性作品教学的四种模式、具体运用时常见的五种课型及拓宽悲剧性作品教学渠道要坚持的“四个结合”。

关键词:悲剧性;人格塑造;悲剧性作品教学

Abstract :Sound personality, is the foundation and main factors in elevating personal character as well as the groundwork of the rac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s the key period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s in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has special condition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personality education.
The tragedy is an esthetics category which presents the denial of the value of worthy life in vehement social conflict. The tragedy characteristic (the tragedy object is a worthy life, it can be expressed in the social conflict of the vehemence, its final outcome is to approve the worthy life in being negated) and essence, the impact of tragedy works on appreciating beauty such as the motion catharsis , purifying the mind, shaping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encouraging the life can help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set up the lofty values and cultivate the soul to endure the conflict and frustration. It can also shape other aspects of healthy personality. In a word, the tragedy works can make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sonality get coordinat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ges and the society, and keep their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motion, willpower and behavior in a harmonious, unified, overall and synchronous way.
Taking molding the sound persona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of the purpose of the teaching tragedy works contains many differences from the teaching of works of other esthetics categories. In order to exert potential influence of tragedy works on development of molds the sound personality, so that tragedy the teaching of the work can be carried out availably and in a specifically, the writer in this text quest two important and basic principles in tragedy works teaching and correspond the methods in practice. The text also involves three the outlines and four processes in tragedy work teaching as well as four kinds of modes of teaching in specific situation, five kinds of common types of lessons and "4 combine" which should be stick to so as to widen the outlet of tragedy works teaching .

Keyword: tragedy; the personality mold; the teaching of the tragedy works

引 言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人自身的完善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最主要的途径。面临中国教育转轨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更要以宏观的战略眼光去深切关注“人”的整体、和谐的发展,从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一个人拥有了健全的人格,才能提高全面素质,拥有了成人和成才的双重条件,才能说是占有了自己的全面本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格是否完善。

目录:
内容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1
第一章 悲剧性及人格塑造2
一、悲剧性分析2
(一)悲剧性的定义2
(二)悲剧性的特征3
(三)悲剧性的本质6
二、人格及其塑造7
(一)人格的涵义7
(二)人格塑造8
第二章 悲剧性作品与人格塑造10
一、悲剧性作品的审美效果10
(一)宣泄情绪10
(二)净化心灵11
(三)陶冶情操11
(四)激励生命11
二、悲剧性作品塑造健全人格12
(一)树立崇高的价值观12
(二)树立经受冲突和挫折的心灵13
(三)塑造健康人格其它方面14
第三章 悲剧性作品教学的实施15
一、教学原则及其方法15
(一)消除审美距离,调动情感反应15
(二)透过表层现象,激发理性思维19
二、教学要素及环节21
(一)悲剧性作品教学的要素21
(二)悲剧性作品教学的环节22
三、教学模式及课型26
(一)悲剧性作品教学的模式26
(二)悲剧性作品教学的课型30
(三)拓宽教学渠道34
结语35
参考文献36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陈中梅译。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5月第2版。
3.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第2版。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第1版。
5.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6.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7.刘安海 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8.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9.邱紫华:《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2版。
10.[美] 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8月第1版,刘林海译。
1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12.《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13.[德] O•F•博尔诺夫(Otto Friedrich Bollnow):《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李其龙等译。
1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3版。
15.高平叔编:《蔡元培美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6.安徽师大美学研究室编著:《审美教育》,光明出版社,1996年版。
17.王守恒主编:《美育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苏] 尼•阿•德米特里耶娃:《审美教育问题》,知识出版社,1983年10月版,冯湘一译。
19.[苏] 德廖莫夫等编:《美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2月版,吴式颖臧仲伦 方苹译。
20.[法] 西尔维亚•加辛斯基:《时间的摆渡者》,中信出版社,2003年4月版。
21.[瑞士] 维蕾娜•卡斯特:《人格阴影——起破坏作用的生命力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月版,陈国鹏译,徐长根校,。
22.《完美人格测试手册》,中国时代出版社,2002年版。
2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
24.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
25.[美] 道格拉斯•凯尔纳 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张志斌译。
26.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27.[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李小兵译。
28.[德]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甘阳译。
29.[美] 理查德•加纳罗 特尔玛•阿特休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论文类:
1.张玉能:《席勒论悲剧和喜剧的人类学动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段素芳:《美育与健康人格塑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第5期。
3.王晓漪:《浅析美育的人格塑造功能》,《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张玲玲:《论时代精神与当代青年理想人格塑造》,《陕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钟以俊:《论人格塑造与教育的审美化》,《教育导刊》2003年第8期。
6.陈一萍:《健康人格塑造——一个不轻松的话题》,《大家谈》,2000年第5期。
7.张雪梅:《中国现代化人格塑造的醒思》,《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8.伊漪:《谈中国悲剧神话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影响》,《宁德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9.陈南先:《中国古典戏曲中的悲剧》,《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期。
10.何上峰:《悲剧冲突的特点及其意义》,《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11.许虹:《悲剧的力量——宣泄.净化与生命力感》,《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2期。
12.苏育杉:《悲剧艺术的魅力》,《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3.叶继奋:《“美”在毁灭中呈现并升华——从〈祝福〉谈悲剧作品的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
14.余志卫:《从悲剧的特点谈悲剧教育》, 1998年第4期。
15.李迎丰:《悲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光明日报》,1995年3月23号。
16.高伟杰:《悲剧教育的现代意义》,《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5期。
17.宋民:《不同审美形态的美育特性初探》,《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
18.毕红梅:《论美育的道德塑造功能》,《中青年学者论坛》,2001年第4期。
19.郑健儿:《论强化学生悲剧审美教育》,《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10期。
20.胡雪生:《切实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悲剧教育,充分发挥悲剧美的育人作用》,《零陵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21.周吉本:《生命的悲歌,人生的感伤——论中国古典诗词的生死主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1999年第7期。
22.俞建玮:《课堂教学结构中的审美心理过程》,《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3.黄克剑:《“悲”从何来?——就悲剧之“悲”对中西文学人文趣向的一个比较》,《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24.翦伯象:《论北宋词的审美悲剧意识》,《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6期。
25.彭公亮:《存在的超越:审美无限性时间意识的生成》,《学术论坛》,2002年第11期。
26.路文:《悲剧精神的缺失——对于中国小说历史病症的一种比较分析》,《文艺评论》,2002年第5期。
27.牛利华:《一种教育理想:教育应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教育科学》,2002年第5期。

作者点评:
悲剧性的特点和本质无可辩驳地展示了它与人格塑造的不解之缘,悲剧性作品对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悲剧性还是悲剧性作品对中学生人格塑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悲剧性作品教学的人格塑造作用,是每一个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祖国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悲剧性作品教学的实施是本文探讨的重中之重,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最终还要服务于实践。在悲剧性作品教学的实施这一章里,我从教学原则及其方法、教学要素及环节、教学模式及课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以下三点:第一,悲剧性作品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塑造中学生健全人格,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还要兼顾悲剧性作品其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的知识层级、能力层级、素质层级都得到充分地发展;第二,在具体的悲剧性作品的教学实施中,教师不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抛弃悲剧性作品文学性、人文性等特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如何抓住悲剧性作品本身的特点,在悲剧性作品的教学中进行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第三,这里所谓的教学原则及其方法、教学要素及环节、教学模式及课型只是概括了最基本的,最常见的特点,在具体实施中,切忌僵化,如:使悲剧性作品教学的原则得以体现的方法还有很多,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特点和过程科学地加以选择和灵活运用,悲剧性作品教学有三大要素和四个环节,但并不是说每一次悲剧性作品教学必须不折不扣地围绕三个要素,严格按照四个环节实施教学过程,本文列举的四种教学模式旨在给悲剧性作品教学以有益的启示,课型也不局限于这五种,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作品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灵活运用,合理地综合多种课型特点,避免教学实施的模式化倾向。
由于能力有限,还有一些问题在本文没有深入探讨。但我相信,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一定能继续发扬执着求索的科学精神,为语文教育事业奉献微薄之力!
  • 上一篇资讯: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中认知与行为脱节的原因及对策
  • 下一篇资讯: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合作研究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