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论文搜索 原创论文 网学软件 学术大家 资料中心 会员中心 问题解答 原创论文 大学论文导航 设计下载 最新论文 下载排行 原创论文 论文源代码
返回网学首页
网学联系
最新论文 推荐专题 热门论文 素材专题
当前位置: 网学 > 网学资源大全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来源:http://myeducs.cn 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13/09/05
【网学提醒】:本文主要为网上学习者提供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希望对需要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网友有所帮助,学习一下吧!

资料包括: 论文(59页40754字) 
说明:

摘要: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重讲轻读,重写轻读的现象,具有民族特色的诵读教学成为薄弱环节,基于现状,本文主张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并加强诵读,试图将传统教学优点与语文现状结合起来,让诵读教学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全面概述了诵读教学。在明确诵读本质的基础上,回顾了传统诵读教学的发展轨迹及优点,结合新课标阐释了诵读教学的时代特色。
第二部分论述诵读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诵读教学可以加速语感的生成,规范语言的表达,开拓思维空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丰富和审美趣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探讨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针对诵读教学现状,探讨了现代诵读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诵读教学 意义 途径

Abstract :In the middle-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lay great stress on analysis, scanning and writing rather than chant, or reading aloud. Our traditional chant teaching method has become weak part. The author suggests in the paper that chant should be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and strengthened. Try to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with present Chinese situation. To develop chant teaching into 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study and teaching method.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e paper:
The first part, it gives u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chant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a clear understanding about chant teaching, it recites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ant teaching.
The second part, it tells us the important part and meaning that chant teaching plays in middle-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hant teaching can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of language sense, standard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rich 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space. It’s ver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feeling for words and strengthen chant.
The third part, it discussed the practice of chant teaching in Chinese teaching. In view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chant teaching,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practice method of modern chant teaching and the educational model.

Key words: Chinese in middle-school Chant teaching methods meaning method

引 言
中华文明几千年,铸就了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也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我国语文教育传统是在历代语文教育的演进中积淀并流传下来的教育文化成果,诵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孕含着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备受推崇,散发着民族传统教育的经久魅力。在古代语文教育过程中,诵读教学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开始就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蒙学教育、经学教育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私塾先生授课主要是让学生读,熟读成诵,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积累知识,形成语感。经学典籍《论语》中有“诵诗三百”的记载;《孟子》中说“诵其诗,读其书”,并强调“诵读之贯之”。南宋教育家朱熹曾多次提到熟读成诵,熟读精思的学习方法。苏东坡倡言声读“南窗读书吾伊声”,清代桐城派直言“因声求气”:“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人,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姚鼐《与陈硕七礼》)同时,诵读法也成就了历代文人学者非凡的建树,人们十分推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让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侧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培养直觉体味的思维方式,是先人们准确把握了语文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诵读不可简单化或盲从古训,要弄清诵读的本质和意义,找到有效的实践方法,真正发挥诵读教学的作用。

目录:
内容摘要i
Abstractii
引 言1
第一章 诵读教学概述2
第一节 诵读教学的本质2
一、诵读的内涵2
二、诵读与语文内隐学习3
三、诵读的类型4
第二节 古代诵读教学5
一、回顾古代诵读教学法,把握其演进轨迹6
二、正确认识古代诵读法,明析其精髓8
第三节 新课标中的诵读教学观11
一、倡导在诵读中教学11
二、突出文本的主体意义12
三、主张学生个性化诵读13
第二章 诵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14
第一节 生成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14
一、语感的本质14
二、语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14
三、诵读可以加速语感的生成15
第二节 规范语言,加速口语与书面语的沟通16
一、促进普通话学习,规范学生语言16
二、加速口语与书面语的沟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16
三、夯实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7
第三节 体验美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17
一、品味语言美18
二、体悟意境美19
三、把握节奏美19
四、增强情思美20
五、挖掘哲理美21
第四节 激活思维,开拓体验与想象的思维空间22
一、揣摩体悟:开拓思维空间22
二、想象和联想:培养形象思维23
三、个性理解:激发创新思维23
第三章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25
第一节 诵读教学现状调查25
第二节 结果分析27
一、教学观念上:轻诵读,读书时间得不到保证27
二、诵读程序上:盲目化、浅层化,缺乏科学性27
三、诵读方法和手段上:简单化,缺乏多样性、灵活性28
四、诵读目标上:质和量不达标28
第三节 实施诵读教学的策略28
一、树立现代阅读教学观29
二、掌握基本的诵读技巧30
三、诵读教学模式的构想及相关案例分析33
四、运用多种背诵方法,开展多种诵读活动36
结 语39
附录140
附录242
参考文献44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47
后 记48
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1、王力:《汉语言韵学》,中华书局,1982年版。
2、波斯彼洛夫:《文艺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叶圣陶:《语文教学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于漪:《于漪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白先同:《教育心理学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10、潘纪平:《语文审美教育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卢象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法)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13、金元蒲、周宁译,[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李红岩:《诗歌朗诵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6、张颂:《朗诵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7、俞兆平:《闻一多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版。
18、徐丹晖:《语言艺术探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6月版。
19、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1、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余文森、 谌启标编著:《高中新课标教师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3、伊道恩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4、魏国栋 、吕达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5、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6、王丽主编:《我们怎样学语文》,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27、陈建伟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彭华生:《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9、赵志伟《高中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朱家坤等编著:《语文的魅力》,四川出版社集团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二、参考论文:
1、路庆平:《语音发展与古诗文朗诵策略》,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2、陈业桃:《关于语文诵读规律和教学模式的探讨》,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5年第7期。
3、张小莉:《诵之不辍 化与心成》,安徽电力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4、王文悦:《我国古代语文诵读教学简要回顾》,《中学语文教与学》2001年第7期。
5、李征宙:《论诵读在文本阅读中的意义》,《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年第7期。
6、温泉沐、赵玉杰:《重提诵读》,克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7、王建玲:《语文诵读活动中的审美教育》,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1期。
8、张双田:《值得借鉴的诵读教学法》,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9、张虹:《几种情感观及其启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2期。
10、赵敏:《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1、吴斌卡:《论诵读教学的层次》,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2、徐佩婴:《诵读教学法溯源与重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三、政策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秦训刚、晏渝生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老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秦训刚 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点评:
回顾语文教育走过的历程,语文教改硕果累累,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反思一些不足,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感悟;重模式,轻个性,是当前语文教学丞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门学科,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祖国语言。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而是有声的艺术。索绪尔曾打过一个比方:“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①汉语语言简洁而富有弹性,信息多元化,解读空间呈开放状,有话中话、潜台词、言外不尽之意,具有朦胧的诗性特征,这诗性非得靠以意会为解读方式的诵读来领会不可。实践证明,语文教学贵在“读”,我们要在“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下,强调学生的积累感悟,强调人文熏陶和审美培养。语文课堂应大胆地鼓励学生去诵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现学生阅读的个性,使学生口耳眼脑并用,听说读写思齐走,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学生的文化沉淀,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促进创新,成就未来。
总之,诵读教学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好方法,它与中学语文教学密不可分,互相促进。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加强诵读教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实践中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特色,走一条现代语文教育改革辩证发展之路。
  • 上一篇资讯: 自我解释策略对转变学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研究
  • 下一篇资讯: 中学数学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 相关资讯

    网学推荐

    免费论文

    原创论文

    文章排行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首页 | 论文专题 | 设计下载 | 网学软件 | 论文模板 | 论文资源 | 程序设计 | 关于网学 | 站内搜索 | 网学留言 | 友情链接 | 资料中心
    版权所有 QQ:3710167 邮箱:3710167@qq.com 网学网 [Myeducs.cn] 您电脑的分辨率是 像素
    Copyright 2008-2015 myeducs.Cn www.myeduc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90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