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学网为需要教育论文的朋友们搜集整理了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相关资料,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1.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党员发展缺乏规范化的标准。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党建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党建工作,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这不仅是促进党建工作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更是对学生党员进行考核的重要标准以及使得党务工作规范化、全面化的动力。目前,独立学院缺乏统一的发展党员的标准,而主要是通过辅导员的举荐,加之当前党员发展名额更为有限,推举更优秀的学生入党的统一标准更显贫乏,感情因素等弹性标准在党员发展的最终把关环节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学生党员发展缺乏公平性。
1.2部分党员入党动机不够明确
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家境优越,在一个安逸舒适缺乏锻炼的环境中长大,这使得其较之普通学生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不强乃至缺失,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这些大学生中往往存在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而缺乏纯正的入党动机。从思想上入党是我党对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但是有些大学生却仅仅是在形式上入了党,思想上对党缺乏全面的认识;此外,有的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认为入党可为自己带来好处,以牟取利益为入党的出发点。随着近些年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党员是先进性和进步性的代表这一点已是众所周知,因此许多企业都以党员身份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此外,许多大学生立志考公务员或提干,因此在校期间便致力于改变自身政治面貌。
1.3教育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
较之一般公办院校,独立学院学生具备诸如思想活跃、个性突出等鲜明的特性,他们更乐于接受新兴事物却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他们往往在实践性教学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对传统的学习诸如思政理论课、例行的理论学习等表现出厌倦情绪,因而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仅仅是停留在被动学习以应付考试的状态。然而,由于独立学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接受母体学校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因为其在教育党员学生时多遵循上级统一安排,把学习党的“三基”作为主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自主独立性不足而对精神信仰方面过于偏重,这样的教育方式没能充分尊重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没能落实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理念,这往往导致教育方式和目标与实际情况难以吻合[1]。
1.4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当前,独立学院致力于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的主力军主要是各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以及兼职组织员。党总支书记多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务人员,他们虽然政治强、作风正、业务精,但是在这一工作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个指导作用;独立学院的思政导员虽然人数相对较多,但是他们大多是应届毕业生,党龄短,缺乏一套系统的教育管理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党的理论知识缺乏全面充分的了解,尚未深入透彻领会党的方针路线,因而很难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之外,兼职组织员队伍多由退休老党员组成,他们年纪较大,精力有所欠缺,且与年龄相差甚大的新时代学生难免存在沟通障碍。
2.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途径
2.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培养学生党员素质
高校学生党员要想真正地从思想上入党,切实在学生群体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将树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作为首要任务[2]。此外,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精神以及党史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学生党员头脑,促进大学生党员对党形成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与信念,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在教育过程中,充分结合教育的一致性,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要求的多样性。在提高学生党员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增强其人格力量,并使其以人格力量对全校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促进全体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良好校园文明的形成。
2.2规范学生入党程序
入党程序是入党积极分子正式入党的必经过程。各党支部须建立一套标准的入党程序,要求所有高校生入党必须经过递交入党申请书、团支部推荐、党课培训和考试、支部大会讨论、党内外群众的评议、入党材料的审查、支部大会、公示、谈话、预备期考察、转正等步骤。正式发展党员时应召集支部集体党员开会进行宣誓,在对其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帮助其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亦是一个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过程。要注重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核,定期上交思想报告必不可少,考核不过关者应予以延缓转正的处理。
2.3加强党建队伍和组织建设
一是要建立高素质的党建队伍。要根据党员人数及党务工作量,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干部。首先要配备足够的学生辅导员;其次可以动员思想政治素质高的教师党员、班主任等参与到学生党建工作中来;再者,要重视挖掘、调动学生党员的力量,选拔培养一批学生党员骨干参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事务。此外,要加强对党建队伍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水平[3]。二是要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不应拘泥于传统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善结构,如可针对不同需要把支部建在班上、建在社团上、建在楼层上,条件不成熟的可以根据需要成立党小组等,努力使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内生活制度化、服务群众长期化、发挥作用具体化,使党组织的每个“细胞”充满活力。
2.4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监督考评机制
监督考评机制应具备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信度[4]。应以系统、全面、客观、具有指导性的内容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和考评。参照正式党员标准,制定客观、系统而全面的考核体系,对照党员的标准,科学制定客观、全面、系统、充分细化的考评指标体系,以具体分值表现抽象的概念和原则。具体的指标体系在方便学生党员加深对党员责任义务关系的理解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考评时缺乏客观性、真实性,克服了个人小结主观臆断等不足,提高了考评结果的可信度。结合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增强可操作性。考评的重点应落脚于检测学生党员是否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在各项考评条款上应着重强调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模范意识等,同时应兼顾对个人思想的考评。在分值设置上,可通过提高集体贡献方面的分值积极鼓励学生为集体做贡献等导向作用,严格把控考评程序,公开考评过程和结果,提高考评透明度。贯彻落实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公布考核结果,公开考评进程、将计分依据和得分具体化,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接受监督。(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